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人文史话> >正文
蒋英淞的味道人生
2015-12-01 14:27 来源: 吉安新闻网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

一招鲜,吃遍天。这句早些年用于江湖艺人的俚语,如今,也同样适用于泰和县的饮食达人蒋英淞。在江西省名优小吃博览会上,他自创的“聋子鸡”,一道再简单不过的农家菜,居然获得了江西厨艺界的最高荣誉“江西名菜”。可见,一种看似平常的产品,只要它的确出类拔萃,就能一枝独秀,所谓“寻常菜里做足文章”就是如此了。

既然称之为达人,一招二式是难不倒蒋英淞的,难得的是:他似乎对烹调有着天生的灵性,满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转化的灵感。早年,他在禾市墟棚的早酒店给人炒菜,给四邻八乡的赶墟人做些来料加工,方便大家。一般的厨子都以为家常菜制作简单,全凭“手气”,哪会去钻研琢磨。而他渐渐迷上了炒菜,喜欢上了厨师这个职业,日日琢磨着推陈出新。泰和有名的“禾市三宝”,他就是原创之一。现在他已经是禾市镇餐饮界老大,听说我们要来,连忙招呼我们坐下后,往肩上搭了条湿毛巾,就直接上了灶前,全然不顾七月流火的酷热。他的早酒店就在墟棚。周围人声鼎沸,卖小菜的、剥牛的、剖鱼的、宰鸡鸭的、剁肉的、把整个市场烘托得热气腾腾。而此时的蒋英淞对这些绝对充耳不闻,他一心一意地挥动着锅铲上下煸炒。热火、热油、椒粒、葱花、姜丝、料酒,他一样一样的,有条不紊地忙活着,最后放的是酱油,一翻一滚,美味就在刹那间诞生。

那个上午,在两个小方桌拼起来的餐桌旁,自诩是淑女的我们几个,坐在木板凳上,吃了“聋子鸡”、尝了“牛杂炒河鱼”、喝了“肉腐糕汤”,真是大快朵颐,齿颊留香。再看周围,也有几桌客,约莫是菜炒得可口,都风卷残云、流星赶月般“脱一瞬兮他顾,旋回首兮净光”,那一幅形象的确登不了大雅之堂,却与周围的氛围以及喝早酒的风味相当的匹配。再看看我们这桌,也是白竹筷粗粗的带着棱角;桌子也没上漆,四四方方,白光油亮;酒杯是三两三的堆花杯,满上一杯,还挺有份量;喝上个四五杯便面色酡红,再把汤汤水水吞了下去,香鲜辛辣在肠肚中化开,又从毛孔中沁了出来,眉梢眼角都洋溢些慵慵懒懒。眼前熏黑的墙壁、土炉子烧旺的火、嘈杂的墟棚以及从油毡顶漏下的一米阳光,是多么的家常。是啊,喝早酒不就是这个味!

膀大腰圆的蒋英淞斟酒、敬酒,喝酒,没一下消停。他说那些菜都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聋子”是他的绰号,他不以为土气,实验了将近一千只鸡,精心烹调出来的“聋子鸡”也就这样叫着,还叫出了名;牛杂和河鱼原本是两不相干的,他一琢磨:两样都是美味,放在一块绝对极美。还真就成了泰和的名菜,现在泰和县城大小餐馆都要上这道菜。谈及至此他很得意:“我就喜欢炒菜,做最有味道的菜,喜欢一个人在厨房里研究我所能弄到的食材,该如何组合才能诞生新鲜美味的一道菜”。他还说,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要知道,泰和人善吃,不会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清单上。再好的饭店酒楼,也要时时推出新菜,以防被冷落。

“我们,就是你们称之为厨师的人,共同在发明创造每一道舌尖上的美味。”他说得眉飞色舞,我们听得感慨万分:这谈的何尝不是他的味道人生?“你们不知道吧?每一次炒菜,盐花的多少、火候的轻重,哪怕放调味的秩序稍微调整都会产生不同的味道,而我能让它变成我想要的味道,这就是我喜欢厨房的原因。”一时间满桌的人互相看着,不得不承认我是带着欣赏的。

同行的一位问他做菜可有秘诀,“聋子鸡”要是没有秘方,怎么就他烧得那么香。他大笑开怀,乐不可支:“厨房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这是《舌尖上的中国》说的,也是我要说的。”说实话,我也喜欢美食,也爱听厨师的故事,不管外表如何,我认为厨师的心都是细腻温柔的,就如同他细腻温柔的味觉。只有丰富感觉的人,才能做出丰富的美食来,我想蒋英淞是懂得享受美食的人,懂得享受美食,亦是一种生活态度。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