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纵览> >正文
窑火乾坤
2015-12-01 14:27 来源: 庐陵论坛

作者:刘冬兰    来源:井冈山报

  吉州窑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窑遗址之一,创烧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距今1200多年历史。据《明东昌志》记载:宋时吉州窑陶瓷业兴旺,“窑焰竟日夜”,“辟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条花街”,锦绣铺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人口八万余,故设东昌县,永和为当时“天下三镇”之一。

站在永和的长街古道上,俯拾即是的碎瓷片、古匣钵片,触目可见的古窑包……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窑焰竟日夜”的神奇故事。回首一望,竟然是1000多年的岁月,就算从吉州窑元末断烧时算起,距今也已经600多年了。

沧海桑田啊!“窑火”已飘飘渺渺失散在历史的尘烟里,却以一种不朽的方式潜伏在民间。那是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草木枯荣,四时是它的劫数。吉州窑的兴衰,它命定的劫数是谁?这不得不说宋时的两场战争—— —靖康之难和崖山海战。宋时的政治分布非常清晰,即北宋和南宋,临界点在1127年。这一年发生了靖康之难。这场战争于北宋是劫,于吉州窑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金灭北宋,宋室南迁,从而成就了吉州窑在南宋时期的上百年的鼎盛时光。

其实,不光吉州窑,我们庐陵文化历史上出现过的两次高峰,其中一次就在宋朝。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后,实行的是“偃武崇文、恢复经济、建设文化”等民心工程。那时的吉州,读书成风、科举成名,两宋时期的吉安进士达千人之多,占历代进士总和的三分之一强,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刘辰翁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化大儒成为我们至今无法跨越的高度,更令吉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响彻古今。

这一切,也让吉州窑成为一个传奇。

还是回到宋朝。吉州窑在宋代独特的民族文化熏陶下,在众多民窑中脱颖而出,成为宋代南方最大规模和最具特色的民窑之一。《景德镇陶录》云:“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出吉州。”不难想象,一千年前,在赣水之滨,“因窑而旺”的永和镇各种工匠云集,大大小小的窑场散布于山水之隅,大批窑工盘泥修陶,熊熊窑火映红天际,一排排的陶器半成品堆满了窑场,不远处市井喧哗,商贾云集,车水马龙,负瓮贩盆之人往来于市。

平静安好的岁月总是太短。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覆亡。此前,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年)正月,元军进攻,文天祥回到家乡,招募豪杰,起兵勤王。据传,文天祥在吉州窑招募了三千窑工,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临安。1278年,文天祥被俘,拒绝诱降,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崖山战败后,四十三岁的宋相陆秀夫背负八岁的幼帝赵昺投海,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壮烈殉国!《宋史》记载战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民族宁折不弯,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这场鏖战成为南宋的噩梦,亦是吉州窑难逃的一劫,此后,吉州窑窑火日弱,终于在元末燃烧殆尽。尽管关于吉州窑断烧的猜测有很多,而我还是一厢情愿地固执地以为,崖山海战后,宋朝走了,带走了我们的文天祥,也带走了我们的吉州窑……惟余24座古窑包蓄满窑正气、满腹忠义绵延于庐陵大地,如山如岗,气贯长虹。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