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人文史话> >正文
石屋下村名由来
2015-12-01 14:29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曾思政

吉安城区下游有座螺子山。螺子山下游有三个“石”字当头的村子——从上到下依次是石溪头、石矶下、石屋下。这三个村名都因赣江流经这一段(约三公里)河岸均与岩石有关。其中最下游的石屋下的得名来自于一个美妙的传说。

石屋下村系樟山镇曲江村委会辖。该村有几姓人同居,郭氏肇基祖郭庆云为郭敬一的十世裔孙,原居城区上游三十里外的永和镇白沙村。郭庆云世代捕鱼为生,四季漂泊在赣江上,虽然日晒雨淋,辛勤劳作,一家人生活倒还和美。

人勤春早,有一年元宵节过后,春寒料峭,郭庆云夫妇就下河了。大半天已过去,他们的船不觉到了二三十里外的城区下游。这段河道鱼特多,其时他们已收获不小,鱼虾满仓。下午,郭庆云夫妇正欲返回,谁知,早春孩儿脸,说变就变,开始还天气晴好,陡然间天昏地暗,风雨大作。郭庆云虽说下河十多年,但是像这样突变的天气还从未遇见过。夫妇俩顿时晕头转向,束手无策,渔船像一叶小舟在风雨中飘摇,随时都有船覆人亡的危险。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刺眼的闪电直射郭庆云夫妇而来,光亮中只见一白须髯髯的老翁正向他们招手,牵引着他们的小船进入岸边的岩洞里。惊魂未定的夫妇突然觉得浑身发热,慢慢静下心来,舀去船里雨水,抬头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夫妇俩跪在船头,朝着老翁离去的方向拜谢。这时,他们才注意起这一岩洞来,只见洞口外岩石犬牙交错,形成了一个个“凹凸”面。他们所处的岩洞是处“凹”字形里,两面突出的岩石形成了天然屏障,洞上面一块巨大的岩石突出,洞里有几间屋子大,能停靠多条小船。傍晚时分,风停了,雨住了,郭庆云夫妇将船划出岩洞,上得岸来栖息度夜。他们环视附近已有些民居,再看四周树木葱笼,阴翳蔽日,上有一座挡风山,下有一块平旷地和真武阁小山,离江岸几十丈处又横亘着后垅山。从村前的河面看,整个村子像一把大扶椅,紧靠赣江又高于赣江水平面,尤其不远处有这个天然大洞,犹如一避风遮雨的良港,这里距市区又近,买卖交易方便,于是,一个迁此定居的美好计划酝酿而成。

次日,郭庆云夫妇扬帆启航,溯赣江回到家中,如此这般的向村民们述说了昨日奇遇和计划。村人耳听郭庆云的见闻,觉得他本是淳朴厚道、说话算话之人,又见如今村里人多空地少,村边近河道鱼又少,谋生十分艰难。几位血气方刚的村人当即驾船前往查勘,结果真如郭庆云所述。郭庆云和几位村人说干就干,船运加肩挑手提,举家迁往该地。新来乍到,居住地还没有个名字,郭庆云思忖此地上游的岩洞像石屋,居住地又在岩洞下方,干脆就叫“石屋下”,众人纷纷叫好。从此“石屋下”一名叫开了,一直沿袭至今。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