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人文史话> >正文
解缙和《永乐大典》
2015-12-01 14:32 来源: 吉安新闻网—井冈山报

著名的明初四大才子之一的解缙,出生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江西省吉水县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洪武二十年(1387年),十八岁的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解元)。第二年即洪武二十一年,与其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授庶吉士。

本来主考官要将他点为一甲,拟为状元人选,但其他考官认为解缙的文章言论过于尖锐,怕招惹是非,便将其列为第七名。同年解缙官至翰林学士。朱元璋非常器重他,命其常在身边。一天,朱元璋对解缙说:“我和你从道义上说是君臣,而从感情上如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次日,解缙即上万言书,主张简明律法,赏褒善政。朱元璋阅后称赞其才。不久,解缙再次上《太平十策》进言。解缙初入仕时曾指责兵部僚属玩忽职守,兵部尚书沈潜便上书攻击他,由于他过于直言,朱元璋也责备他“散自怒”并把他降为江西道监察御史。他代人家上书为因罪被处死的开国功臣李善长辩冤,朱元璋认为解缙缺乏涵养,不成熟,让解缙父亲把他领回老家,说:“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解缙在家闭门著述八年,改《文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了,解缙进京吊丧,想得到启用。建文帝听信别人言,把他贬为河州(今甘肃境内)卫吏。直到建文四年,由于礼部侍郎董伦为他说好话才回到京城复职翰林待诏,十一月任内阁首辅。

永乐元年(1404年)朱棣“靖难”成功,登基成为明成祖。解缙为朱棣草拟了登基诏书,他与黄淮等六人进入文渊阁参与机务,不久又迁为翰林侍读学士,奉命总裁《太祖实录》《列女传》,书成,明成祖赏赐银币,其后又让解缙主编《永乐大典》。永乐二年,解缙晋升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为内阁首辅。这是他最得意之时。解缙受命监修《永乐大典》,他提出“刊定凡例,删述去取,并包古今,搜罗隐括,纠悉靡遗”的指导思想,汇集全国英华组成一支2169人的编修队伍,历时五年,终于在永乐五年十一月完成初稿名为《文献大成》,后更名为《永乐大典》的皇皇巨著。

《永乐大典》共计11095册,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总字数约3.7亿字,内容包括经史子集百家之书,有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收录上自先秦,下至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永乐大典》的庆功会上却没有解缙的身影。就在9个月前,解缙被贬到广西做布政司参议。又遭礼部侍郎李至刚攻击,随即又改贬为交趾(今越南),命督饷化州。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解缙参与了争太子位的宫廷斗争。当时明成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朱高煦长得高大漂亮,在“靖难”中跟随朱棣南征北战,有战功。而长子朱高炽身胖眼又不好,形象欠佳。“靖难”时朱棣把他留在北京驻守。可是朱棣这一想法却遭到朝臣们的反对,朱棣想得到解缙的支持。永乐二年(1405年)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解缙明知成祖意思,仍直言说“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归附,若弃之立次。必兴争端。先例一开怕难有宁日。历代事可为前车之鉴。”朱棣听后面有不悦,对此犹豫不决。为说服朱棣,解缙又说了一句:“好圣孙。”这话说到朱棣的心坎上。因为朱棣最喜欢的这个孙子就是朱高炽之子,于是两人相视而笑。就这样朱棣同意立朱高炽为太子,并命解缙写下立储诏书以告天下。从此朱高煦深恨解缙,总找机会整他。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进南京奏事。

正遇朱棣北征,他只好觐见太子,这是十分犯忌的事情。在等候十个多月未等来朱棣北征归后他竟南返,朱高煦乘此机会向成祖进诲言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震怒,以“无人臣礼”罪下诏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三日,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向皇帝呈上囚犯名单,朱棣见到已经被囚禁四年多的解缙的名字时问:“缙犹在耶?”当夜,纪纲用酒将解缙灌醉,然后拖到监狱外的积雪堆里,被活活冻死了,年仅四十七岁。解缙去世后,家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宗族流放辽东。正统元年(1436年)八月,明英宗下诏赦还家产,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下诏为解缙平反昭雪,恢复官称,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永乐大典》修成后最初藏在南京的文渊阁东阁。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挑选了一部分藏书带到北京。正统年间才正式放置在文楼中。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皇宫发生大火,文楼受到威胁,幸亏抢救及时才逃过一劫。嘉靖皇帝特别喜这部书,经常翻看,他决定重新抄录一部,嘉靖四十一年明世宗命高拱、张居正等人负责,重新抄《永乐大典》,抄录的副本与原本如出一辙,令人叹为观止。

乾隆九年至四十年间曾对宫中藏书进行过清理,所有善本典籍全部集中在一起编成《天禄琳琅书目》,此时馆员们并没有记载正本的存在。

光绪元年,修缮翰林院建筑时清查大典不足5000册,光绪26年被义和团焚毁300多册,光绪27年,英使馆交回330册,不久又遭到监守者瓜分。据说文廷式一人就盗了100多册。他的后人把它出卖。

1912年翰林院将所藏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4册,令人扼腕。

那么现在《永乐大典》在何处呢?目前《永乐大典》散落在世界上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单位和个人手中,公私所藏仅800余卷400多册。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