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纵谈庐陵> >正文
[第八章] 古镇名窑—千年古镇永和及吉州窑风采
2015-11-30 15:29 来源: 吉安新闻网

第八章  古镇名窑

——千年古镇永和及吉州窑风采

 作者:李梦星)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陶瓷一直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陶器的出现,揭示了人类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类学者认为陶瓷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财富。据近代考古发现证实,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赣江中游居住的先民,就会制作简单的陶具。到了公元二世纪,赣江与其支流禾水交汇处的平畴上,逐渐兴起了一个集镇,商贾来往其间,人烟稠密。二世纪末,隶属于庐陵郡的东昌县城就设在这里。大概是取“永远祥和之意”,人们称此镇为永和。又过了五六百年,因陶瓷业的兴盛,永和镇更为繁荣,到南宋,成为天下名镇之一。

  一、昔日辉煌

永和,是庐陵文化荟萃之处。它坐落在吉泰盆地的中心地带,距吉安城区不到十公里,与佛教圣地青原山隔江相望。两旁是平坦的万顷良田,面前就是滔滔赣江,背后是延绵不尽的山岗绿林。古老的村落如今显得有些陈旧,白沙绿野也似乎与江南其他河滨之地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在许多年前的中古时代,这里远非今日这么平静和单调,是那样的热闹与繁华。我们不知当年的景况如何,只能从文史资料片言只语的描写中感知其盛。《东昌志》中写道,元丰年间,永和“锦绣铺有几千户,百尺层楼万余家,连廒峻宇,金风桥地杰人稠,鸳鸯街弦歌宴舞,读书台士大夫谈今古。”“名公钜卿,来游其间,必有歌咏,以记其胜。”“民物繁庶,舟车辐辏”,为“舟东一大都会”。宋景德年间,“辟坊巷三街六市……附而居者至数千家”。这些铺陈虽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有一定的真实性。永和因吉州窑陶瓷而兴盛,以陶瓷生产、销售为主的产业,带动了交通、膳宿服务等行业的兴起,宗教、文艺的交流也随之展开,成为江南一大重镇。现在,你一走进永和圩镇,仍能感觉到无所不在的陶都遗风,可以想象当初的繁荣。长街小巷,可见一些用陶瓷匣钵片行行排列铺成的路面;通往田间的小路,也有断断续续的陶片路面。许许多多的水塘是当年挖土烧陶瓷而形成的,水少时,可见塘沿一两尺厚的陶瓷碎片堆积层累,周围的耕地也有一尺左右厚的陶瓷碎片散于土中。现在可见的24座窑包遗址,像一个个小山岗,延绵近两公里。这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各窑场所烧陶瓷碎片的堆积物,人们称之窑岭。据说我国的古代名窑遗址存留,还没有发现哪里有吉州窑这么完整和众多。在全世界也可能是唯一的。在方圆两个多平方公里的窑址范围及镇周边环境中,古窑瓷片至今俯拾皆是。据专家考证,仅24个窑包遗址,就至少堆积了72.6万立方米的陶片,还有那散于各处的碎片,难以计数。仅烧制的陶瓷碎片就遗留下了这么多,而销往海内外的陶瓷件该是数倍于废品,那是多么巨大的数量,可惜当时没有统计部门计算一下每年的产量和销售量。据《永和镇志》载,吉州窑兴旺时的窑工,不下三万人。仅是工人就相当于现在几个现代中型企业,为之配套的服务行业人员,该不会少于生产者,其镇的规模不亚于一个县城。古籍记载永和有“三市六街”,传说有东昌15景和“七十二条花街”,这不过是形容热闹繁华的概说。据专家实地测绘,参照地方志和族谱,发现永和古迹分布图与实景有吻合处。这六街便是陶瓷集中销售处瓷器街、长长的水塘旁的莲池街、专门出售松柴等燃料的茅草街、“弦歌宴舞”的鸳鸯街、出售粮油等生活品的米行街、经营生产生活用具的锡器街。分类分区的格局,已不是一般的农村集市圩镇,而具备了古代都市的雏型,难怪号称“天下三大镇”之一。

朝廷在永和设置了“磁窑团”专职管理机构,又置监镇司,直接管理陶瓷的生产和税收,监督贸易。就像现在许多省地到深圳、厦门等发达地区设置办事处一样,五代和两宋时,河北、山东、福建、湖广、江浙等地,纷纷在永和设立了会馆,接待本籍商贾和联系贸易。永和古镇,一砖一瓦,一房一院,映衬着昔日的辉煌。

二、寻迹探疑

永和镇的兴衰是与陶瓷产销变化紧密相关的。至今,永和镇有1800多年的建置史了。汉末(公元194年左右),庐陵升格为郡,把庐陵县改为高昌县,原庐陵县分设为西昌、东昌、石阳、南阳、遂平、阳丰等县,区域范围大致与后来的吉州相似。东昌县城就设在后来的永和镇。东昌县成立后,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共近400年,于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撤销县的建置,并入西昌县,庐陵郡也改名为吉州。唐初,又恢复了东昌县,随后没过几年又撤销了。到了唐贞观五年(631年),原东昌县地域划归吉州庐陵县,以后就一直没有变化。

数百年历史的东昌县城永和,因临赣江交通便利而逐步发展。经济繁荣的庐陵地区,吸引了从北方而来的陶器工匠和艺人。他们聚集在永和镇从事陶器生产,到了唐末,已有一定的规模。尽管东昌县的建制早已废除,但因陶瓷业的兴盛,使永和镇成为江南一大名镇。又因永和属庐陵管辖,庐陵又属吉州,永和陶器的名声越来越大,正像如今某一名牌产品,虽是在某个县区生产而冠以省名、市名一样,就被称作“吉州窑”。

吉州窑这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民窑,到底是从何时开始创烧,又在何时熄火,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决的问题,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兴趣。为什么规模宏大的窑群,似乎是顷刻之间灰飞烟灭,数百年不但没有恢复,而且连一个窑场都没有延续烧制下来,的确是个谜。弄得考古学家们花费了许多精力去探寻,也只能是各持己见。近几十年考古发掘资料证实,吉州窑创烧形成一定规模的时间在晚唐时期,大约在公元900年到960年间,南宋到了高峰,元代开始衰落,到了明朝中后期,大约在公元1500年左右就停烧了,前后近600年。民间有种传说,说是南宋末年文天祥起兵勤王,数千窑工响应从军,元兵入侵庐陵后,摧毁了窑场。这种说法有些情绪化,即使窑场被毁,但窑工不可能杀绝,等天下平安了,他们为什么不重操旧业维持生计呢?为什么后来没有一所窑开火?另一种说法,说是永和的瓷土资源枯竭了,窑烧不下去。此说也不可信,因距永和不远的地方至今还有大量的陶泥。还有种传闻更离奇了,说是窑工们发现陶器人窑后一烧突然成了玉,认为是天降灾祸,窑工们害怕了便封窑逃走。据吉州窑研究专家肖世牟先生分析,宋代的商税过重,按货物的价格征收百分之二十,而且每过一个场务就要交一次过税,正税之外还有许多杂税。到了宋末,贪官奸商勾结操纵,像吉州窑这样的半官半民窑瓷场直接受到的剥削更重。于是,生产效益不佳,利润很少,生产受到了影响,商人们无利可图,也不太愿经销了,吉州窑就逐步走向衰退。这的确是原因之一,也对现实有警示参考价值。可为什么同时代其他地方的窑场也同样税重,却仍然在续烧,有的还发展很快,而唯独吉州窑一窑不剩呢?肖世牟先生还考证,从挖掘遗址中曾发现过铁钳铁又等烧窑的工具数百斤,可能是发生了什么突然的灾害,使得窑工连取出铁制工具的功夫都没有,丢在窑址成了“古董”。

吉州窑停烧的时间和原因众说纷纭。我认为是窑场逐渐缩小规模,终于全无,终止时间为明代中期较妥。至于原因,也不是单方面的,是综合因素酿成。文天祥抗元带走了一批年青技高的窑工,是其一;税重和官商勾结盘剥是其二;就近的瓷土和燃料不足是其三;政局的动荡,民不聊生是其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技术陈旧,适应不了市场需求,难以和其他名窑竞争。多种因素累积,加上可能发生了什么突发事件,吉州窑便一蹶不振了,只剩那废窑遗址和堆积物形成的一个个小山包,默默地睡在赣江边,任后人去想象,去评说。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