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纵谈庐陵> >正文
[第四章] 重教文化—庐陵的教育和科学文化(4)
2015-11-30 15:29 来源: 吉安新闻网

四、科举盛况

科举考试,是中国历史的特产,它折射着中国中古以后封建社会文化的辉煌与衰落,记录了隋唐以后的历史风云变幻。隋朝的开皇年间(589年)朝廷推行分科取士以充实官员队伍,取代了魏晋以来选择任用官员的九品中正制。这种以“试策”取士的做法,打破了腐朽的门阀制,是中国历史上吏制的开创性变革,使无数出身贫寒之士也能出人头地,走上仕途。唐太宗李世民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自豪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武则天开了殿试的先例,后来宋太祖赵匡胤亲自主持进士科考的复试,确立了殿试制度,使所有进士及第之人都成了“天子门生”。并形成了州试、省试(全国统考)、殿试的考试形式,定为隔三年一次。至明清,科举制度发展到极盛,形成了教育、科举、做官一条龙的体系,考试分为县试、院试、乡试(省试)、会试和殿试四级。乡试合格为举人,会试合格后参加殿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三甲赐进士出身。取进士的名额各科不等,但均是择优录取,是最高等次的考试。举子们在全国范围内竞争,因而,中进士的多少,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地方文风是否昌盛、人才众寡的重要标志。中了进士,不但有了做官的资格,本人风光无限,乡人也感荣誉,在本族的祠堂前要立旗杆示之,于是,人们都以村上立的旗杆石多而自豪。

庐陵发达的教育和兴旺的文风造就了众多的举子进士,引得外地区的人羡慕不已,也引起了历史学家的关注,认为在赣中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内陆腹地,竟能产生出这么多的科举优胜者和杰出的人才,在全国也不多见,在江西更是首屈一指,值得研究。的确,庐陵学子们在科举考试中大展才华,在民族文化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据民国时的《吉安县志》载,庐陵郡在唐代产生了有姓名、有籍贯的四名进士,这是很不容易的。因唐代进士录取的名额很少,白居易考的那一次,仅取了17名,一般只二三十名而已,整个唐代江西也不过只有进士65名。可不知何因,省里的古代史料上没有记载庐陵进士之名,可能是疏忘了。到了宋代,庐陵学子便大出风头,连连夺魁。据吉安县籍的历史学家周銮书先生统计,宋代江西共产生进士5442人,其中吉州1032人,占31.5%;明代江西进士3148人,其中吉安(不含新干、峡江)994人,占19%,清代江西进士1787人,其中吉安205人,占11.5%。据不完全统计,属吉州范围共考取进士3000名以上,占全省1.1万多名进士近三分之一,就一个州或府而言,在全国可能是最多的。文化发达的苏州府,进士也只1700多名。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文进士中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江西共有104名,属庐陵范围的有46名,占全省的45%。据李天白著的《江西状元谱》统计,江西一共产生过41个文科状元,属古庐陵籍的有16名,占39%(一说19名,有3名是庐陵籍,在外地参考)。分外引人注目的是庐陵中心地带的吉安县和吉水县,进士分别为625人和400余人,两县进士千人以上,占全省进士的十分之一以上。数据是枯燥的,但每一个数字,隐含着多少悲欢、多少荣耀!科举制度于1905年宣告结束,近百年过去了,乡村仍然传颂着这些象征着家族荣耀的先祖的故事。

在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庐陵地区发生了几件足以令人自豪的盛事。明建文二年(1400年)科考,共取进士110人,状元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头三名均为吉安府人氏。明永乐二年(1404年)科考,取进士472人,状元曾、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二甲第一名杨相、第二名宋子环、第三名王训、第四名王直,都是吉安府人,前七名均被吉安人囊括,成为千古美谈。据周銮书先生考证,连续两届获进士前三名“团体冠军”的州府,吉安是绝无仅有,于是吉水民间便有“隔河两宰相,十里五状元”之说。吉安县万福一带的秀川村罗姓,先后有33人中进士;梅塘的小灌村刘姓,有17人中进士。这两个地方都远离州府治所,较为偏僻,培育出了众多的进士,实不多见。祖孙、父子、弟兄均为进士的家族,人才结聚的现象也不少。明代正统十年(公元1448年)的状元彭时是安福人,他的大弟彭华,6年后为会试第一名中了进士,小弟彭礼,22年后又中了进士,都曾任朝廷重臣。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年)泰和人曾鹤龄中状元,他的孙子曾追,于57年后为探花。明代崇祯十年(1637年)吉水人刘同升中状元,他的父亲刘应秋46年前就是探花。“一门三进士,一门五进士”,在庐陵并不罕见。

尽管科举考试制度有许多的弊病,如考试内容僵化、形式单调、扼杀个性和创造精神、考场作假、录取舞弊等等,但毕竟是封建社会后期1300多年来选拔官吏的主要手段,为各阶层人士进入上流社会铺了一条通道,举人进士构成了中国文官的主流。其中的有志有为之士,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先进力量,受到后人的敬重。庐陵地区的许多英杰,正是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流芳百世。同时,他们也为家乡父老乡亲争了光,为乡梓的经济文化繁荣作出了努力。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