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人文史话> >正文
略论文天祥的民本思想
2015-11-30 16:51 来源: 吉安新闻网

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应该是一个民生问题的关注者。那些不关心民众疾苦、不忧民所忧、喜民所喜,不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的人,即使自我标榜多么“爱国”,其实是冒牌假货。这种人,一旦获得功名仕禄,往往只为一己之私利巧取豪夺,扰民害民,站到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最终必将被人民所唾弃。

文天祥是一位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他从“法天不息”的哲学观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图治的主张;在元军入侵、国破家亡的危难时刻,他坚决反对退让投降,并积极募兵、亲临前线指挥抗战;在抗元失败、身陷囹圄后,不屈不降,以身殉国。他的这些爱国表现,源于他始终如一的爱民忧民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文天祥的政治主张中的重要内容。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在未仕之前,便立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志向;状元及第时,又道出了“须使生民见泰通”的主张;入仕在位,想到的是“天之生贤才,初意岂无为。民胞物同与,何莫非已累”;罢官归隐,则大声疾呼:“民食关系,苟可通融兼爱”;他看到被元军屠城后,“鸠居无鹊在”,“杀戮无遗种”的惨状,仰天长叹:“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他看到战场“死者乱如麻”,田园“荒草青漫漫”,不光是南方人民,也包括北方人民因元军的不义战争带来的凄惨景象,心急如焚,忧虑“纷纷干戈何时毕”;即使被囚燕狱,饱受折磨,他也时刻不忘人民的痛苦。至元十八年(1281)五月十七日,这是文天祥被囚的第3年,当夜大雨倾盆,牢房遭水浸,自己身在困境,想到的却是“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民者,国之基也。”“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古哲先贤都把民生问题看成与国家共存亡的首要问题,这一点,已经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史中一次次得到验证。这自然对文天祥民本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与他的个人经历也不无关系。文天祥入仕之前的23年都是在故乡吉州生活的;入仕以后,又累次遭贬回归故里,先后6年有余。长期生活在底层,使他有许多机会接触人民群众,对民众忧乐,耳濡目染,心同身受。在《御试对策》中,他用了大量篇幅论及民生民困问题,这些素材或得之于求学时同师友的讨论,或直接来自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便能极有胆识地在对策中提出解民困的办法,由衷规劝皇帝“持不息之心,急求所以安民之道”。后采,无论任职朝廷还是贬迁地方,他总不忘访民问苦。比如知瑞州府时,看到郡治“兵火后”满目疮痍,郡兵又骄横无忌,鱼肉百姓,于是首先惩办了害民的劣徒,对民众采取宽惠政策,又创设便民库,支持民众发展生产。因他“遗爱在民”,百姓也对他“久益不忘”。又如知宁国府期间,看到“府极凋敝”,过去“税务无所取办,则椎剥为民害”。他一方面奏罢此法,一方面“别取郡计以补课额”。在宁国府任职仅一个月,即将离任时,还特别召集农民父老,发表《劝农文》,鼓励民众勤耕作、行孝悌、守法纪,以求社会安定。

体察民情,了解民苦,这只是关心民生的第一步,关键在如何尽职尽责去解救水深火热中的民众。在封建社会里,皇权统治一切,统治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民众疾苦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然而就局部而言,一些有民本思想、较开明的政治家;也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相应的策略,推行能为民众接受、缓解社会矛盾的政策。文天祥正是这样做的。他两度出任提刑,大力平反冤案,疏决滞狱,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有职有权时,他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事;被罢黜丢官后,他仍能急民所急,为民请命,为—般官吏所不及。咸淳八年(1272),庐陵县大旱,早稻收获不过二三成,晚稻只有五成,“民食十减七八”。罢官蛰居故里已有2年的文天祥;看见大多数农家缺粮,甚至有钱都无处籴粮,十分着急,便用过去的同僚关系,在赣州和吉州知州间疏通,并请他们榜示境内,允许吉州民众去丰收的赣州大量收籴低价的粮食,度过饥荒。他在给知吉州江万顷的信中说,“民食关系,苟可通融”,认为这是“救民水火”的善举。

一个人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文天祥深知官民关系有如舟水关系,他心系民苦,为民请命,一心想为民带来福祉,为国家带来安定。当国家面临危难,他在赣州举起抗元义旗,组织抗元队伍,—呼百应,人民群众很快聚集在他的麾下。这支义军,既有最基层广大的民众,也有地方豪达,知识分子,甚至还有少数民族兄弟。他们固然也是因民族危亡而奋起抗争,但文天祥勤政爱民、深得民心的德政、毁家纾难的爰国精神也有很强的感召力。文天祥真正做到了“公尔忘私,国尔忘家”,人民群众怎么不对他“素服威信”?!

同古代许多志士仁人一样,文天祥不可能不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能关注民生,寻求救民解民主道,为民鼓呼,身体力行地为民办事,努力实践他的爱国救民的政治理想,确实难能可贵。今天,他的民本的思想和为民爱民行为,对我们仍大有教益。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