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庐陵文化> 庐陵名人> >正文
杨士奇
2015-11-30 16:34 来源: 吉安新闻网

寒士拜相的杨士奇

杨士奇(公元1366一1444年),名寓,号东里,明代江西泰和秀溪(今泰和县城郊)人。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他36岁应惠帝之召,进入翰林院当编篡宫,迅即为翰林修书总裁方孝藉推崇,奏升为副总裁。尔后v不断晋升官职,从侍读、侍讲、左春坊左谕德、礼部侍郎、华盖殿大学士、少保、少傅到兵部尚书、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历事四帝,辅佐君王40多年,一直为内阁重臣。他深得皇帝的倚重和厚爱,被赐与“绳惩纠缪”银章,参与咨询议事,制定方针政策,及时纠正失误。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到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出现的仁宣致治的好形势,杨士奇是有功劳的。正统九年三月十四日(公元1444年4月2日)病逝。死后,赠太师,溢文贞。著有《东里全集》、《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在文学上颇有成就,与杨荣、杨溥形成明初以"三杨"为代表的“阁体”派,杨士奇为诗派盟主。诗歌雍容典雅,创造了一种铺扬功德,点缀太平的诗风,左右了当时诗坛。

杨士奇没有经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而是通过自学成才,由一个贫苦的寒儒,做到了宰相一级的大宫。他寒士拜相,事变显扬,名闻遐逛,为世人所称道。史官称他是“质金相,通达国体”“大雅之明哲焉”——杨士可出生于元至正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366年2月3日)。他出生一年零四个月就丧父,5岁时随母亲改嫁到吉水罗子理家,改姓罗。当他知道自己的家世后,常常淆然泪下,私下里用土砖作神主,每日独自焚香跪拜,祭祀先祖。后来罗子理从户外窃窥他的行动,很受感动,恢复他姓杨。9岁时,罗子理任德安郡守遭到弹劫,滴戍陕西,死在那里,便与母亲回泰和。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但杨士奇一边劳动,一边刻苦读书,奋勉蹲厉,立志成才。

母亲慈爱善良,知书达理,常常以他的家世和亲朋邻里的传统美德对其进行教育。母亲的一言一行,他都一一记录,汇编成一本《慈训》。外祖父博学多才,看他有出息,十分器重,悉心培养,从严教导,使他小小年纪对《毡书》、《五经))((左氏传》等著作就能过目成诵,属对应句随手拈来。他学习的时候,专心致志,旁若无人,同学逗他玩耍,他毫元所动。放学回家的时候,常常挟书独行,思考问题。师长和亲友都称赞他的学习精神。他爱书如命,凡发现哪家有书,不管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他都前去借读,或挤出钱把书买回。母亲也很支持,常常把养的母鸡拿去与人换书。有时没钱买书,就手抄以读。

14岁时,外祖父把江西乡试的题目拿来考他,他对答如流。这年冬天,他和表哥陈孟洁往沙村拜访刘东方老师。这天,大雪初雾,饮酒正酣,刘老师以《雪雾诗》为题,叫他俩赋诗言志。孟洁的诗是:“年勤苦事鸡窗,有志青云白玉堂,会待香风杨柳陌,红楼争看绿衣郎。”士奇的诗是:“雪初停酒未消,溪山深处踏琼瑶,不嫌寒气侵入骨,贪看梅花过野桥。”老师批评孟洁的诗低俗,境界不高,十年寒窗,只博得“红楼争看绿衣郎”。而赞扬杨士奇的诗志趣高远,表现了在苦寒中锻炼成长的美好情怀。在师友亲朋的勉励下,杨士奇更是发奋读书,学业大进。由于他学识渊博,品行和才干出类拔萃,15岁时就应乡里之聘,开馆授徒。此后,他客居武昌等地,游学教书,并著书立说,受到文人方士的赞誉和赏识,汉阳守令王叔英称他为“佐才也“

杨士奇平日总是宽厚待人,清廉律己。16岁时,向他拜师求学的学生特别多。当时有一个贫穷的读书人,家有老母而无法奉养,杨士奇看他仪态庄重,又有学问,便把自己的学生分一半给他,让他挣些薪金以奉养老母。士奇的母亲称赞他做得对,说:“我儿后日从政,应当象这样去做。”17岁时,姑母全家患疫疾,亲威邻居不敢接近,而杨士奇每日都去照料,洒扫庭户,煮汤熬药,精心护理,直到全家康复。21岁在章贡琴江书院教书时,与当地县令邵子镜友谊甚笃。有一个商人路过琴江,关吏搜到携带的伪钞,邵子镜怀疑是商人一手伪造,要对其施以笛刑,商人不服。杨士奇知道这事后,觉得证据不确凿,建议兔刑,邵子镜采纳了他的建议。商人感谢不已,以五十两银子相送,杨士奇拒不收受,并厉声斥退商人。

杨士奇对人待物,豁达大度,以大局为重,不记私怨。同僚中谁有小过错,常常为之掩盖。永乐帝时,广东布政使徐奇把岭南的土特产送给朝廷各大臣,唯独杨士奇没有。永乐帝都为他抱不平,而杨士奇毫不介意,并为徐奇辩解:“他究竟接受了没有?我现在记不清楚,况且些许土产,定然没有其他的用意。”又如,有人反映杨荣接受了边将馈赠的好马,宣宗对他很不满,而杨士奇为之说好话,他说:“杨荣屡次随文皇北征,掌管兵马,所以接受边将馈赠。但杨荣通晓边塞事务,了解敌我双方形势,为我等所不能比。他功大于过,不应以小过失介意。”宣宗说:“我初即位时,杨荣曾说你的坏话,而你却为他说好话。”杨士奇诚恳地说:“希望隆下象宽容我一样对待杨荣。杨士奇谦虚厚道,不图虚名利禄。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正月,朝廷任命杨士奇兼礼部尚书,不久,改兼兵部尚书。对于这样显赫的高宫,杨士奇却辞而不受,他说:"我任少傅、大学士之职已经超过了能力所限,尚书的职位更不敢当。”皇帝很严肃地对他说:“黄淮、金幼孜都任三职,只有你二职,人们将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我的主意已定,你不要推辞。”士奇只好答应任职,但不要尚书的薪棒。皇帝又说:“你为我劳勤二十年,应该有这样的傣禄,怎么还辞掉呢?”士奇回答说:“尚书月傣六十石粮食,可养壮士六十人,我得二傣已过分,怎么能再加一傣?”当时大臣霆义提出折中方案,建议停发学士棒,发少傅、尚书傣。士奇不同意他的建议,说:“辞禄当辞厚〈辞工资多的),不能搞虚名。”在杨士奇的一再恳切要求下,皇帝答应不给他增加尚书月傣。

杨士奇平生乐简静,闲暇时闭门读书。居官奉职甚谨,在家里绝不谈公事,朝廷的事,就是至亲的人也不让他们知道。在京城为相几十年,妻子却在家乡躬勤家业,以耕作树畜为务。妻子死后,他十分悲痛,因公务在身,未能回去亲自为亡妻举葬,只买一块石板刻上碑文寄回。61岁时,仁宗皇帝准备派人去他家乡盖造公宅,并要赐他腆田200亩,杨士奇都婉言谢绝。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七月十五日晚上,宣宗皇帝亲临杨士奇住所,看他的居室很破旧,说要为他修理,杨士奇也推辞掉了。九月,宣宗把东华门外的一座庭院赐与他,他却分出一半与别人同住。  

责任编辑:王志峰
举报电话:0796-2199795举报邮箱:jgsdaily@163.com

井冈山报社主办 井冈山报社版权所有 本网法律顾问:江西吉泰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ICP备19004936号-1

Copyright ©2003-2019 by jgsdaily.com. 赣ICP备1900493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36120190006 赣公网安备 36080202000160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申明 电子报入口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