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休闲农庄 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15-11-17 19:35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5年度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于10月份成立了调研组,通过上门走访、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我区当前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休闲农庄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前景和概况

(一)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在不断改变、不断更新,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大新趋势,而休闲农庄更是其中的一大亮点。休闲农庄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它以生态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充分开发具有休闲、观光、旅游价值的生态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集特色生态农业、采摘体验、农家餐饮、休闲观光、文化教育等于一体,是生态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式。发展休闲农庄对我区建设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实施旅游强区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我区位于吉安市城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区内景色宜人、果蔬飘香、山岭连绵、江河蜿蜒。区内人文历史内涵丰富,具有四个著名的A级景区和一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旅游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夯实,具备休闲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休闲农庄作为承接休闲旅游及现代农业的一个载体,它的兴起,有利于我区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方向发展,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也有利于我区人气的聚集和休闲旅游业的发展。适逢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行“两带一区”发展战略,作为105国道及青东公路沿线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建设的主战场,我区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休闲农业和农庄的发展前景辉煌。

(二)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区依托城郊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紧密联系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等新型农业,大力创建标准设施蔬菜园,建立标准化养殖场,打造设施果蔬精品园,结合观光、采摘、体验以及农家游,推动了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休闲农业及农庄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一是发展态势良好。一些农户、企业及创业人员看中休闲农庄这一市场前景,纷纷投身到休闲农庄的发展中来。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景)区50多处,其中省级重点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休闲农庄13处,农业观光采摘园10个,农家乐27处。青原现代农业示范园、天玉逸乡园、丹村万亩井冈蜜柚基地、富田猫儿下万亩生态农业观光基地是目前我区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典型,其现代化设施的应用、工业化管理理念,年吸引周边县(市、区)及省内外参观人员10多万人次。

二是规模化初具雏形。全区形成了相对集中的休闲农庄片区,目前天玉105国道边的逸乡园、青青农场已初具规模,源中园按照规划设计正在建设当中,已完成土地流转、前期规划认证等相关手续。建成后,105国道青原段的休闲观光业将呈现连片规模化、消费模式层次化的休闲观光区。河东、富滩作为近郊区,已形成尹家山庄、七彩生态园、华农生态园、张家渡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山清水秀、光远家庭农场等组成的休闲农业观光区;富田沿线也形成了由猫儿下万亩蜜柚基地、喜来富蔬菜基地、平富农家庄园、志平蘑菇基地等新建的休闲观光基地。

三是带动了我区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旅游景区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城市居民采摘游、乡村行的步伐。2013年以来,我区先后成功创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区,申报创建省级示范点2个。2014年,全区年接待国内旅客465.2万人次,其中,休闲农业约占10%。

二、困难与问题

尽管我区休闲农庄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宣传力度不够,全区发展休闲农庄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区乡两级及各部门对休闲农庄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认识到休闲农庄在我区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发展建设中的作用。现有农庄除青东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稍具规模、发展有特色的休闲农庄略有知名度外,大部分休闲农庄和农业基地都散落于青山绿水和村庄中,不为广大消费者熟知。在休闲农庄相对密集的富滩镇区域内,也缺乏相应的标识招牌等基本宣传和指示设施。在总体宣传和包装上,除个别企业通过微信自身加以推广外,全区还没有统一的对外宣传和包装,休闲旅游推广方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强。   

(二)缺乏规模效应,科学化、规模化管理缺失。

目前我区休闲农庄的发展基本是以自主创业为主的市场自发行为,开发随意性大,具有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全区缺乏区域性统筹规划和论证,导致全区的休闲农庄在布局上、结构上不尽合理,功能上不配套。各农庄项目设计雷同,市场同类化现象严重,科学化、规模化的管理缺乏,难以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

(三)农庄建设档次不高,功能欠缺,经营粗放。

大部分休闲农庄设施简陋、活动单一、服务水平较低。各农庄项目内容不丰富,大部分停留在钓鱼、打牌、吃农家饭这一层次上,缺乏具有观赏性、体验性的旅游项目,生态、文化内涵不高。多数经营者自身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不高,跟不上市场步伐。多数休闲农庄的从业人员缺少必要的培训,素质和服务水平低,管理水平差。

(四)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支持与优惠政策少。

农业发展投入大,见效慢,投资者发展休闲农业的资金极其匮乏,发展后劲不足。许多休闲农业企业融资困难,无法加大投入,难以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农村水、电、路、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相对薄弱,也影响休闲农庄的接待能力。农业部门、旅游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还未形成部门合力,缺乏联动机制和整合捆绑机制,真正能够使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经营户得到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的措施还很少,发展的优惠政策比较滞后。农庄的发展还牵涉到土地流转及占用耕地、林地等情况,由于经营户对政策了解不到位,加之部门间各自为政,导致农庄在发展过程中的报批、建设等一些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庄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区乡两级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对休闲农庄的认识,尤其是在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建设中的作用,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休闲农庄的宣传和推介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平台等媒体及制作宣传片、光碟等进行大力宣传,让我区休闲农业发展声名远扬。如通过官方旅游平台、农业微信平台等网络平台,大力宣传青原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及休闲农庄;统一休闲农庄、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等标识标牌;举办“蜜柚节、桃花节”等各类特色节会,打造合作交流平台和推广平台;通过公共媒体集中推广宣传等多种方式,逐步提升青原农庄、休闲观光农业的影响力。

(二)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促进特色发展。

科学规划是前提,要统筹分析,从市场需求入手,从规划入手,结合我区区位特点,依托我区良好的农业基础和旅游资源,对全区休闲农庄的发展做好定位,按高标准搞好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发展。在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各自特色,实行规模化、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层次互补的休闲农庄集群产业,打造出一条大、中、小规模互补,高、中、低层次相辅的田园休闲观光带。如在天玉镇再打造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现有的逸乡园、建设中的源中园、初具规模的青青家庭农场连接起来,将形成不同消费层次互补的特色种养、生产体验、乡土教育休闲基地;富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与其相邻的张家渡基地、山清水秀、光远、为农果业等基地集中连片打造,统一规划,将形成以不同品种的果蔬采摘、垂钓休闲、农业观光、农家餐饮等为一体的大规模休闲基地,而河东和氵美 陂、富田、东固等地,作为我区A级景区所在地,可依托旅游资源,将富有农业特色休闲项目引入农庄企业,打造特色招牌,大力推进农旅结合,发展假日旅游经济,为我区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积聚人气,带来无限发展生机。

(三)完善政府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要完善政府服务体系。休闲农庄的发展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开发,它的发展涉及到农业、旅游、林业、国土、水务、文化等各个部门,因此要完善政府服务体系,在我区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建设领导小组下专设协调小组,明确主管部门和帮扶单位,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各乡镇政府成立相应的帮扶工作小组,加强对经营户的政策宣传和协调沟通,帮助经营户解决土地流转、办证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正从政策导向、信息交流、教育培训、宣传推介和协调联系上给予帮助。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各农业基地的主要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对冷库等仓储设施的配套;加快全区物流网等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建设力度,打造统一的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四)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要整合全区各部门力量,集中资源对休闲农业基地、农庄进行共同帮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充分用活各种融资政策,扩大融资渠道,帮助农庄争取创业贷款、财政惠农通等融资项目;对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要在统一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由各部门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按规划、按步骤进行立项和建设,既可以有效地杜绝部门资金的浪费,又可全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改善休闲观光业的发展基础。二是由区政府出台统一方案,在政策上适度放活,围绕农庄发展的土地流转、建设用地批复、用电用水用气等热点、难点问题制定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影响发展的实际问题,创造休闲农庄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我区休闲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