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回忆在碧溪 6位上海知青重返第二故乡
有一种记忆,叫曾经知青;有一种思念,叫当年碧溪。45年前的知青岁月,成为一段尘封历史,却是一代知青忘不了的青涩记忆。

编者按:

知青,早已成为历史,然而对于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来说,当年的记忆仍然深刻。上世纪70年代初,以孙国富为代表的知青们从上海来到吉安,在泰和碧溪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依旧心怀感恩,重游第二故乡,感受“家乡”巨变。

同样情系农村的还有遂川县森林消防大队的队员们。成立十年来,他们以实际行动,守护森林,守护荣誉,守住人们的家园。农忙时,帮助插秧、割稻、晒谷,他们不是农民的亲人却胜似亲人。

两个看似不同的群体,都是如何将自己的情和爱撒向农村百姓?本期人物为您一一呈现。

青春回忆在碧溪

6位上海知青重返第二故乡

■白秀珍 文/图

C20151112003-j7b

孙国富给老友刘水根送红包

C20151112004-j7b

知青张学芝走访当年好友的父亲

C20151112001-j7b

知青们参观公社影剧院(现碧溪文化礼堂)

有一种记忆,叫曾经知青;有一种思念,叫当年碧溪。45年前的知青岁月,成为一段尘封历史,却是一代知青忘不了的青涩记忆。近日,泰和县碧溪镇迎来了6名上海客人,他们都是上世纪70年代初下乡到碧溪镇的上海知青。时逢下乡45周年,为了纪念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带头大哥孙国富的提议下,一行6人决定重回自己的“第二故乡”看看。

当初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小姑娘们,如今都已步入花甲之年。如今故地重游,面对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第二故乡,这些老知青们激动不已。每到一处,老知青们如数家珍般复原着当年的人情风貌,回顾着当年难忘的知青岁月,回忆着当年经受的锤炼和收获,殷殷之语无不表达出对第二故乡和当年老友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因为它留下了太多的故事,留下了太多的感动。

故地重游  追忆青春

孙国富,碧溪镇芙塘村知青。他从村头走到村尾,又从村尾走到村头,重新用双脚丈量了村子的每个角落。沧桑的手指抚摸了一遍空置的老宅青砖,他依然可以清晰地说出这是谁的家,当初这里是这样那样的……63岁的他,重游故地,仿佛又穿越到了那18岁青春年少时,神采奕奕。

“文革初,我们刚刚大学毕业,少不更事,来到陌生的农村,开始什么都不会做,生活一度陷入困顿中。说实话,当时的受挫感,让我对下放农村工厂基层短时锻炼特别仇恨,而七八年后反而对农村农民充满了感恩之情。那些淳朴的父老乡亲对我的年少无知无限地包容,让我心怀愧疚。”追忆当年往事,孙国富又不禁潸然泪下,“是水根家收留了我。他们家本来就十分穷苦,还从他们牙齿缝里,省出口粮给我吃。他们的真诚和善良在我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呀,你不是胖子吗?”已过耄耋之年的肖桂英惊喜地唤道,一眼就认出正在芙塘村刘道祖家里谈心的孙国富,脸上洋溢着笑容。随后,二人便兴奋地交谈起来,回忆当年的艰苦往事与分开之后各自的生活。令孙国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居然还能记得他的小名,还记得当时他爱吃肉、爱玩,是乡亲们的开心果。

下乡8年中,孙国富在大家眼中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他笑着对笔者说:“父老乡亲看他细皮嫩肉,不让我劳动,我就趁机踏遍泰和的山山水水,甚至足迹遍布了江西大地,与形形色色的人结交朋友。”这种开拓眼界的经历,也成了他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后来,孙国富回到上海,不安于当时令人艳羡的供销社工作,3年后,毅然辞职下海经商,如今,已是上海跨国公司东方环球企业董事长,目前,侨居澳洲。

峥嵘岁月  心怀感恩

陈林昌,碧溪镇牛牧村知青。当时牛牧村有10名插队知青,每人一年有700斤口粮。他说:“我们不是干农活的好料,在那‘挣工分’的年代,一年下来全村农民要省出7000斤粮食给我们,终究是碧溪人民养活了我们啊!”为了感谢牛牧村农民的恩情,他在牛牧村书记尹建国家摆了4桌酒席宴请全村老人。

张学芝,碧溪镇陇背村知青。1974年,他是90个知青当中,唯一一个被选送去无锡陆军180师当兵的人。短暂的4年知青生活让他记忆犹新,后来的军旅生涯更是让他和碧溪当兵青年结下了深厚情谊。“我当兵前还欠了生产大队345元,村民不仅没让我还,还杀猪送我当兵。”清晰地说出当年的往事,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当年,我不会种菜,隔壁老太太直说我好可怜,每天叫我去她家吃饭。”

洪源,碧溪镇石堆村知青。在石堆村,76岁的老民兵连长家里,依然保存着插队男知青的征兵名单,洪源就是其中一位。他与民兵连长一页页翻看,如同揭开了尘封的岁月,从这本小小的笔记本上,看到了当年的民兵连长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在此聚首  珍惜当下

碧溪留住了他们的美好年华,他们也搅动了沉寂的山村。1970年4月15日,碧溪公社共有90名风华正茂的上海知青响应国家号召,满怀豪情,背起行囊,来到碧溪,在农村这片土地上流过汗、淌过泪也笑过,却也扎根了一份情谊。

他们中大部分人在后来陆续被“召回”,成为时代的栋梁。然而,也有人不幸止步青春。当时,石堆村就有一名女知青叫黄兰花,来到石堆村才两年,一个冬天里,突发痢疾,因为农村条件差,没有及时治疗,病情恶化,不幸香消玉殒,那年她刚过21岁的生日。知青陈林昌说:“那些事那些人已经永远刻在了骨头里,让人遗憾,令人难忘。”孙国富说:“人活着要有希望,当年知青的日子让人看不到希望,真是不敢想象。但今天大家聚在一起,我们又有了新的希望。”他们约定每年4月15日,无论身在何处,在有生之年还要相邀聚首。

临走时,知青们告诉笔者,这些年他们都有通过网站、微信等方式关注着碧溪的发展。这次归来,他们不仅分别走进当年生活和工作过的大队公社所在地,拜访了健在的老人,还先后游览了改造后的碧溪公社影剧院、游家古村和苏维埃旧址等地。看到碧溪镇发生的巨大变化,他们感到非常欣慰,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联系,为“第二故乡”献计献策,提供产业信息和资金扶持。

网友评论

吉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井冈山报”、“吉安晚报”、“吉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井冈山 报社所有,其他媒体未经井冈山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已经许可转载的,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吉安新闻网”,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社”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新华社所有,本网已获授权使用,任何其他媒体不得从 本网转载、转贴或以其他形式复制发表,违者井冈山报社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吉安新闻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 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事项需同本网联系,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zgja20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