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八大]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我省革命老区时强调: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一天也不能忘掉
来源: 新华社 1989-10-21 10:23 井冈山报社融媒体

(原文发布时间:1989年10月21日)

新华社南昌10月19日电  (记者杨健)“虽然我们今天不再象井冈山斗争时那样,每天吃红米饭、南瓜汤了,但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一天也不能忘掉。”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井冈山视察时反复强调的问题。

10月13日,江泽民总书记来到江西,在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陪同下,视察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井冈山,瞻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的旧居、革命遗址,在烈士陵园为牺牲的井冈山红军烈士敬献了花圈。

江泽民说,在革命战争时代,江西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全省仅知道姓名的烈士就有25万人之多,我们党和国家的大批优秀干部诞生在这块土地上。解放后,江西老区虽然较为贫困,但40年来,作为产粮省的江西,不管是丰年,还是灾年,都从未中断过向国家支援粮食,对国家贡献很大。他说:“我这次来江西,是来向江西人民转达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慰问的,是来学习井冈山光荣革命传统的。”

深秋的井冈山,满目苍翠。江泽民同志沿途多次下车,访问了许多农户,他细心了解老区人民的生活,问寒问暖。在遂川县山口村,他来到农民李先陂家,当他听说这个6口之家过去连年负债,如今年纯收入达3200多元时,高兴地指着墙上横匾上的字对李先陂说:“祝你家象这匾上写的一样,‘万载兴隆’!”;他穿过公路,走下稻田,与正在收割晚稻的农民李先樟亲切握手,总书记详细询问了李先樟一家的粮食生产情况,勉励他努力增产增收,在井冈山老暴动队队长邹文楷的儿子邹瑞章家里,总书记与大井村的农民拉起家常,他十分激动地对乡亲们说:“井冈山人民对革命贡献很大,全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总书记还特意来到较为贫困的永新县高桥楼乡莲花坪村,访问了贺清亮、贺云辉、贺天祥8位特别困难户,并和在座的省、地区、县、乡、村干部一道,共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办法。

10月16日,在听取了吉安地委和井冈山市委的工作汇报后,江泽民同志指出,由于中国革命的特点所决定,我们的革命根据地在山区、边区,这些地方交通不发达,大多是贫困地区。这些年老区建设有了起色,大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这还不够,他说,井冈山斗争时,革命先辈是靠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取得胜利,今天我们也要象战争年代一样,自力更生,锐意进取,改单纯救济式的扶贫为新的经济开放式的扶贫,让老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富裕起来,使社会主义四化大业早日实现。

江泽民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着重视察和了解了农业生产情况。他说,沿途看到江西今年秋粮丰收在望,十分高兴。但粮食问题永远也不能满足。他指出,11亿人的吃饭问题是个最大的问题,要使人民安居乐业,首先肚子要吃饱。他说,我国人口数量占世界的22%,而耕地面积却仅占世界的7%,因此,要大搞农业开发,增加可耕面积;我国工业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少建新厂,以减少对耕地的征用。同时,一定要千方百计提高粮食亩产。

江泽民同志十分关心老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他在遂川县参观了珠田板鸭厂,详细询问了厂里的生产和经营情况。

在当年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所在地的宁冈县茅坪,江泽民同志见到了77岁的老少先队员张桂庭。总书记拉他一道在边界党的“一大”会址的大厅里坐下,听他介绍井冈山斗争的历史。张桂庭老人动情地唱起了当年老百姓歌颂土地改革和红四军的客家山瑶《调兵歌》。江泽民总书记深有感触地对在座的省、地、县领导说,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之所以能燃遍全国,走向胜利,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信念。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必须具有这种这种理想和信念,这就需要学习井冈山的光荣革命传统。他特别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教育,要从孩子在幼儿园、托儿所时就开始培养,使他们从小就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情操,这样,社会主义的江山方能一代一代传下去。

江泽民同志还称赞江西廉政建设的做法。他说,江西基本刹住了吃喝风,使党风有了好转,干部在群众的威信提高了。

在江西期间,江泽民同志听取了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他说,在这次制止动乱、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斗争中,江西省委的班子是团结的,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在抓党风、党的建设、廉政建设方面,工作也是做得有成效的。江西是重要的农业省,省委、省政府重视抓农业生产,这是十分必要的。江泽民同志同志还视察了南昌郊区的顺外村和江西棉纺织印染厂、江西樟脑厂,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亲切会见了在南昌、吉安等地的老同志,并专程到医院看望了老同志方志纯和朱开铨。

10月18日,江泽民同志结束了在江西的考察,返回北京。随同江泽民总书记视察的有国家计委副主任刘中一,农业部副部长陈耀邦,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曾庆红,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放领导小组副组长杨雍哲。